文章速递
Candidate SPR小分子靶点验证技术介绍
一、技术简介
Candidate SPR小分子靶点验证技术是一项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(SPR,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)技术检测芯片表面液体的折射率变化(与结合分子的质量成正比), 几乎可以检测所有的生物分子,如蛋白质、多肽、DNA、多糖、脂质体、小分子化合物。广泛应用于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,从基础科学研究、高通量药物筛选、药物分子结构优化到生产工艺开发和质量控制。
Candidate SPR小分子靶点验证技术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(SPR)技术,通过检测芯片表面液体的折射率变化(与结合分子的质量成正比)来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。该技术能检测多种生物分子,如蛋白质、多糖、脂质体、多肽、DNA等,并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、药物筛选、生产工艺开发和质量控制等领域。

二、技术原理及功能
•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(药典收录)
• 无需添加任何标签
• 实时检测( Real-time)
• 快速(min)、全自动、高通量
• 全面的互作信息: 特异性、亲和力、 动力学

三、提供全面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信息

四、核心组件

传感芯片的选择
多种不同的芯片类型
• CM5, CM4, CM3芯片:蛋白、肽段、小分子等
• PEG芯片:聚乙二醇 (PEG) 基质的传感芯片,可替代葡聚糖基质表面
• CM7:小分子化合物研究
• SA芯片/NA芯片:生物素标记的分子,如核酸、糖类等
• Biotin CAP芯片:可逆性生物素捕获芯片
• NTA芯片: His重组蛋白
• HPA芯片:实现膜系统相关的互作分析
• C1芯片:研究细胞、病毒等大颗粒分子
• Au裸金芯片:客户定制表面(材料、高分子等)
• ProteinA , G , L芯片, PrismA芯片
• 维护芯片

五、样品要求:
蛋白固定芯片
1.蛋白纯度大于90%;
2.提供蛋白的等电点和氨基酸序列信息;
3.蛋白缓冲液缓冲液中不能带有活性氨基的分子,如Tris,叠氮钠等;
分析物(流动相)
1 .纯度大于90%;
2.小分子提供1-5mg;
3.提供准确分子量和浓度以及溶剂成分;
4 .溶剂最好不能含有有机化合物,5% DMSO以内 ;
5.不能含有海藻糖,BSA,蔗糖等保护剂
六、实验流程
预富集 (Pre-concentration/pH Scouting)
预富集的目的:在化学偶联过程,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并提高芯片表面附近的配体浓度, 从而提
高偶联的效率和减少配体消耗

PH太低时,葡聚糖不带电,无法富集
蛋白带正电,葡聚糖带负电,通过静电吸附可以吸附配体
蛋白葡聚糖带相同负电,无法富集
样品进样 (Injection)

分析物 (Analyte)进样后,以恒定的流速和浓度流过芯片表面
• 样品中的待分析物与固定在芯片表面上的配体发生结合,芯片表面物质的质量发生改变,仪 器记录下对应的响应值 (response) 的改变
• 进样结束后,切换缓冲液流过芯片表面,分析物由配体上自发解离的进程由响应值实时监控
动力学分析的数据拟合

选择浓度范围和结合曲线

扣除零浓度
Double Reference

通过拟合所有曲线,获得动力学ka, kd
KD=kd/ka
亲和力KD 由动力学常数ka, kd获得是结合和解离两个过程的综合结果
Leave a Reply